“月嫂”新国标成摆设 认证管理混乱依旧
时间:2024-12-14 22:49:53
招聘月嫂的广告。 视觉中国
法治周末记者 万文竹
“全面二孩”时代到来,让月嫂市场持续火爆。“一嫂难求”,一些具有成熟职业技能的“月嫂”月薪上万元仍供不应求。然而,与数量增长相对应的则是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往诸多案例,如杭州市保姆纵火案、保姆虐童等事件也让很多准妈妈们“谈嫂色变”。
家政行业资深观察员高欣表示,由于目前这一行业缺乏统一、完善的培训标准、资格认证、等级评定以及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母婴护理员所提供的服务存在很多盲点,这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更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月嫂证”颁证机构繁杂
“月嫂”是“母婴护理师”的俗称,是专业护理产妇与新生儿的新兴职业,服务的内容以月子护理为主,属于高级家政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家政护理员,通常情况下,月嫂工作集保姆、护士、厨师、保育员、保洁员的工作性质于一身,且大多月嫂是在客户家里提供服务。
据悉,所谓的“月嫂”行业准入证书“月嫂证”其实也就是“母婴护理师”的上岗证书。前几年,学员参加培训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统一颁发母婴护理师或高级母婴护理师岗位专项能力证书(加盖钢印生效),证书统一编号,全国通用有效,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官方网站查询。该证书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任用、考核、聘用和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
目前,人社部只颁发“育婴师”职业资格证,它也是进入婴幼童行业的通行证。而“育婴师”并不等同于“月嫂”,其主要从事0岁至3岁婴儿的照料、护理和教育工作。
那么一些家政公司提供的“母婴护理师”资格证书、“金牌月嫂证”“三星月嫂证”等都是哪些机构颁发的?是否正规?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权威的官方认证机构,认证管理混乱,需要建立合理的认证标准。”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调研员高屹告诉记者,在母婴护理行业最权威的证书是人社部颁发的“母婴护理师”证,这个证书以前是人社部统一考试并组织证书发放。2016年之后,国家为了扶持就业,逐渐放开市场,颁证机构也越来越多,不仅有政府机构还有行业协会、培训学校、家政公司等颁证。
各部门各地方标准多样化
高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人社部取消全国考试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推出一张证书,叫做“母婴护理技术岗位能力证书”,声称是目前最权威的证书。而“好孕妈妈”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了中国工商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一系列的“岗位专项技能”证书,如“育婴师”“母婴护理师”“催乳师”“产后恢复师”等。
“目前,市场上比较认可的还是各地方人社部门颁发的‘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比如,在上海从业的‘月嫂’需持有上海市人社局颁发的证书。”知名家政企业管家帮的管理人员韩明(化名)告诉记者。
目前,职业“月嫂”大都从属于家政服务业,存在多头管理,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缺少统一的职业标准、资质考核等相关制度;各个地方也出台了地方性的服务规范流程。
各个地区根据地方性的规定进行培训后,由各个地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各种证书。如,江西省编制的《母婴生活护理员(月嫂)服务质量规范》;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编制了上海家政服务业标准规范,分3个行业标准和8个行业规范。
“各种结业证书、月嫂服务证在不同地区认可度不一致,甚至出现不认可的情况。目前,全国各地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月嫂质量还是很认可,但是一些小地方的月嫂到其他地方就不受欢迎了,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多部门管理,使得月嫂跨省执业时造成困难。”韩明说。
2016年2月,正式实施的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对“母婴护理师”的准入条件,等级及评定等作了详细界定,其中明确规定了“母婴护理师”的资格认证要求。以最低等级一星级母婴护理师为例,从业者需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初级家政服务员”资格证书。
高屹表示,国家和地方都在致力于不断推进母婴市场的正规化,上海有专门的母婴护理教研组,现在中国家政协会认可的服务标准是山东阳光大姐的企业标准。
“月嫂”业处“三无”状态
《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规定对于想要从事母婴护理行业的求职者来说,需要在从业前在相关培训机构接受专业培训,并考取相对于级别的资格证书。
在等级评定方面,规定月嫂按职业技能可分六个等级:一星级最低,金牌级最高。等级越高需要的资格证书级别越高、种类越多。比如,金牌级应具备五星级经验,除此之外还要具备高级家政服务员资格证书、高级育婴师资格证书、中级营养配餐师证书。
随着职业“月嫂”的兴起,大量的培训机构也随之增加。然而,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其质量却并没有与之同行。
“我国职业‘月嫂’上岗前都会经过短期、初步、简单的培训,但准入门槛很低、培训方式各异、培训内容不一及师资条件良莠不齐,没有明确的准入制度、统一规范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的培训方式和内容、考核及评价体系未完善。”高屹表示。
《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指出凡是18岁到5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刑事犯罪、精神病史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都可以报考参加“月嫂”培训。然而我国从事月嫂行业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人口,虽然有些人也经受过专业训练,但由于市场需求增大,准入门槛低,许多月嫂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也不是说通过培训,持有‘母婴护理师’证书就意味着你是一名合格的‘月嫂’了,证书并不代表实际的水平。月嫂的等级也并不一定代表了自己的专业能力等级,服务的质量和感受,也不一定对其他客户具有复制性,因此,等级评定不够科学标准。”高屹表示。
据记者调查,目前仍有不少培训机构,利用用人者及从业者对于最新政策法规的不了解,自行印制颁发的不具备权威性的合格证书来滥竽充数,欺骗用人者及从业者,这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月嫂”队伍的有序开展和发展壮大。
有的培训机构宣称通过培训,可以使没有任何经验的从业者获得由国家颁发的高级母婴护理师证书和中级育婴师证书。而据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中心有关母婴护理师的申报要求,从业者需要具备3年至5年的工作经验方可申报高级母婴护理师。也有一些培训机构成为商人赚取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渠道,有些机构把“月嫂”培训做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赚取中介费、培训费等。
高屹告诉记者即使是人社部组织的考试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走过场的情况。
“我们当时培训是在省妇幼保健医院,连考试一共是5天的时间,有的机构是3天。考试是开卷考试,而且题目都是培训时老师讲过的,书上勾出的东西,但是,因为年纪大了,很多题还是答不到点子上,如果是像你们这样的年龄去考,那肯定成绩都非常高,不过听说去年的考试监考稍微严格了些。”月嫂李阿姨道出了当时参加培训的实情。
高欣认为“月嫂”行业基本上处于无职业目录、无资格认证、无监管部门的“三无”状态,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对月嫂的工作范畴认定不清这是月嫂“速成班”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
无明确监管部门
“好嫂难求,做月嫂本就是个压力很大的工作,如果和雇主之间稍有矛盾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如果有些月嫂枉顾职业道德可能就会让悲剧发生。”一位“90后”的准妈妈告诉记者,她本已经咨询了几个家政公司,想求一个不错的月嫂,但在协调的时候发现有些中介很不负责,不仅服务态度不好,而且当自己要求看月嫂相关资格证书的时候,被告知交过钱才能看证书。
“月嫂”市场究竟谁来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能部门,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月嫂市场的收费问题,月嫂从业的资格认证问题,月嫂公司的营业资质问题,月嫂的利益保障问题,月嫂和雇主的法律纠纷问题,医院如何介入月嫂行业的利益分配和权限问题等,这些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月嫂市场中,决定薪资水平的是月嫂的等级。记者咨询了“好孕妈妈”“北京爱心宝贝”等几家母婴护理机构,被告知收费在8000元到20000元不等。不同地区的收费不一样,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是一个层次的收费水平,同样等级的月嫂,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就可能会便宜2000元不等。
但是评价标准不一、等级平台不相同的现状就造成了月嫂从业人员跨省工作时等级不一的问题,享受的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甚至有的地方的月嫂得不到其他城市认可的情况。
据一位月嫂透露,他们月薪的20%会被抽成,而且近两年抽成比例还随着市场的价格走高而相应提高。
高屹告诉记者虽说新国标已出台,但却没有相应的专门的政府监管部门去强制监管,更别说是法律层面的管控和执行,这就必然导致现在月嫂市场人员良莠不齐,雇佣双方矛盾凸显等若干问题不断出现。
高欣则认为,月嫂市场迫切需要相关审批部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及行业上的规范,只有严格月嫂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合同履行效力、推动行业标准制度化建设以及加强政府监管,才能规范月嫂的市场监管问题。同时完善的机制也有利于提高月嫂自身的素质,充实专业知识,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而作为月嫂市场主力的消费者而言,需要在消费过程中仔细甄别,明确消费理念,尽量避免产生各种纠纷,以此来促进月嫂市场的良好发展。
责任编辑:高恒涛
客服电话0898-08980898
Copyright © 2019-2028 w66利来国际网站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898-08980898